山東記者站 方雨報道
航空產業是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有效載體,隨著國家低空空域逐步開放,未來5~10年將是通用航空產業繁榮發展的黃金時期。"目前,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處于初步發展階段,其發展空間、經濟效益巨大。山東作為經濟大省應搶占先機,使航空產業成為轉方式、調結構的驅動力。"在日前落幕的第三屆國際航空體育節上,山東航空協會主席孫德漢表示。
發展通用航空助力經濟增長
通用航空是指使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,包括從事工業、農業、林業、漁業、建筑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、搶險救災、氣象監測、海洋監測、科學實驗、教育培訓、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。
據業內人士分析,通用航空產業效益產出比是1:80,技術轉移比1:16,就業帶動比是1:12。通用航空產業最有可能成為繼汽車產業之后、拉動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新的增長。國際經驗表明,通用航空作為高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國民經濟的拉動效應遠高于汽車產業。
山東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民航業發展的意見中明確:到2015年,全省民用機場力爭達到20個以上。其中,運輸機場10個,通用機場10個以上。基地航空公司力爭達到6家以上,投入飛機總數160架左右,旅客吞吐量達到4500萬人次,較2010年翻番;貨郵發送量54萬噸,比2010年增長80%,成為拉動山東省快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重點建設兩大區域樞紐機場
山東省將重點建設濟南、青島兩大區域樞紐機場,發揮濟南機場的骨干作用,增強青島機場面向日韓的門戶功能,同時推進支線機場建設。"十二五"期間,完成濟南機場南指廊工程和第三大干線機場煙臺潮水機場建設,開工建設濟南機場北指廊工程和青島機場遷建工程;啟動日照機場、聊城軍民合用機場工程,爭取"十二五"期間建成并投入使用;實施濟寧、臨沂等支線機場改擴建工程;開展濱州大高通用機場運輸兼通用工程、濰坊機場遷建工程前期工作研究。力爭"十二五"末,全省縣級行政單元1.5小時內享受到航空服務。
充分揮山東航空公司的骨干作用,支持其增加運力,到2015年公司擁有飛機達到100架以上,發展成為在區域占主導地位、在全國有競爭力的航空運輸企業。開通直達或中轉歐美國際航線,新增至東南亞航線,加密日韓、港澳臺地區航線航班;加大濟南、青島、煙臺等機場與三大門戶(北京、上海、廣州機場)、省會城市和重點旅游城市的航線開辟力度和航班密度,構建完善中樞輻射式的國內航線運輸網絡;同時加強航空貨運企業與郵政公司、航空公司以及物流企業的合作,拓展貨運航線市場,培育航空貨運樞紐。
抓住低空空域開放試點機遇
山東積極構建以濱州為中心的制造業、以青島為中心的運營服務業、以萊蕪為中心的航空運動培訓等"三個產業板塊"。大力改善通用航空發展環境,鞏固工業、農林業、飛行培訓、海上救助等通用航空傳統服務領域的同時,拓展通勤飛行、公務飛行、航空游覽、航空運動和私人飛行等新興服務范圍,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。
同時,加強機場與多種產業的有機結合,打造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較強帶動力和輻射力的臨空經濟區。依托空港優勢,集聚飛機制造、試飛、維修,新材料、電子等高附加值戰略新興產業和物流、商貿、金融、旅游等現代服務業。鼓勵引進國內外知名空運服務企業到我省設立機構,支持航空油料、航空器維修、航空信息、航空客貨銷售代理等航空運輸保障企業到山東發展。
此外,山東省計劃在濟南建設航空維修配套園區、濱州航空產業園、青島開發區航空產業園、濰坊航空產業園等"四大產業園區",據此輻射山東乃至全國,形成特色產業引領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