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隨著7月10日頒獎儀式上的陣陣掌聲,翔宇公司維修基本技能競賽圓滿落下帷幕。作為一家附件維修單位,能夠舉辦勞動技能競賽類活動,是團干們最能體現自身價值的時刻。不論過程有多少困難,所幸大家都一一克服,看著臺上的獲獎選手領取證書和獎品,臺下的組織者們才松了最后一口氣。
距離首屆翔宇維修基本技能競賽正式開啟只剩20小時,賽前團支部末次會上,氣氛遠沒有想象中嚴肅緊張。團支部肩負組織競賽的任務,每個與會人員都被分派到或簡單或繁瑣的工作,但無一不是必要且重要的一環。縱觀之下,環環相扣,緊密銜接,才能牽引成功。
為了加強參與性,比賽沒有限制個人實際工作方向,可在電子類焊接比賽和機械類鉗工比賽中任意選擇。公司領導、車間每一名維修人員,皆對此次競賽給予極大的支持和關注。車間班組長們在賽前主動幫助檢查需要使用的元器件和設備,確保其完好可用,他們的熱心和專業水平讓工作人員著實安心不少。
籌備工作緊張進行著,參賽者們的心里也并不輕松。正所謂見微知著,愈是看似簡單的基本技能,愈能反映一個維修人員的素質和態度。大家都在摩拳擦掌地認真準備著,沒有人敢掉以輕心。亮劍,勢在必行。
比賽正式開始的這天上午,鋼板與銼刀摩擦出機械維修人員所特有的聲音和熱忱。銼、鋸、劃線和鉆孔,這四個環節是機械類鉗工比賽的主要內容。就技術和評分而言,鉆孔尤其考察人員的操作技巧及工作態度,對鉆孔的表面粗糙度、尺寸要求較為嚴苛。如何快速且正確地使用儀器設備,是否做好種種防護措施,也能在鉆孔過程中得到一定展示。比賽希望傳達并強調,工作結果固然重要,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更不能忽視。
5個小組共計19名選手,耗時38小時,在汗水和堅持中,打造出自己的競賽作品。或許,你看不到太多驚艷的工作巧思,但是,直角尺和游標卡尺卻給你最基準的答案。誠摯不投巧,堅忍不躁進,精神就在這里。
欣賞電子類焊接比賽,與鉗工比賽的感覺截然不同。電容、電阻等元器件在電路板上"安家落戶",焊錫或導線將其連接成完美的電路。相對于機械的"粗獷",他們似乎"溫婉"許多。在電路板的散孔里,在焊錫的一融一凝間,可以看到維修人員對電路原理的正確分析,對元器件的零失誤識別,對電路板布線的合理思量和對焊接工具的安全使用。
比賽中,選手們逐步發現仍舊存在一些隱性的、被忽略的困難,這些困難未必會經常出現在實際工作中,卻在比賽里與大家狹路相逢。某些不曾"交鋒"或被無形"規避"掉的事情,最可怕之處在于其潛移默化所造成的改變或影響,沒準就會成為將來工作失誤的因素之一。120分鐘間,競賽的同時,反思自我才是核心。
機械類、電子類兩組評委對33件競賽作品進行了認真評判,祝學倫、馬霖、李忠輝,馮鵬程、馬麗文、董紀志分別獲得兩個項目的前三名。
為樹立模范榜樣,促進維修人員相互學習、共同進步的積極氛圍,團支部邀請公司主要領導,在全體員工大會上舉行了頒獎儀式,向獲獎者頒發證書及獎品。隨后,機械與電子附件部將結合班組活動,邀請評委對比賽作品進行詳細解說和綜合評價,以期幫助維修人員,注意更多工作中忽略的細節問題,引發深入思考,進一步提升本次競賽活動的價值。(賈琳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