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0年懷揣大鸞夢想、迎著世紀陽光,山東翔宇航空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在濟南遙墻國際機場宣告成立。20年時光荏苒,翔宇人始終風雨兼程,發揚能吃苦、肯吃苦、敢吃苦的精神,一步一個臺階,開拓、創新,實現了公司從無到有,從有到優的跨越發展。
一窮二白 揚帆起航
20世紀末,人們生活還不富裕,出行方式多限于火車、汽車,國內航空公司飛機數量有限,且多是新的,維修需求量小;濟南與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成都相比,航空產業只是有而已,并不強,甚至有些弱,人才短缺。公司成立初期,資源匱乏,僅有3名員工、一輛三輪車、租賃的十七間房,公司領導、員工都吃住在公司,部件接收發運全靠人力,上新項目要自制檢測設備,利用下班時間編工作單和工藝單,當時大家常說的一句話是:“12點前睡覺就是犯罪”。最緊張的時候,晚上兩點睡覺,早上四點就起床準備迎審了。沒有條件,我們就創造條件,一幫朝氣蓬勃的年輕人,一群信念堅定的創業者,敢想、敢干、敢拼,以苦為樂,歷經艱辛,公司建立了比較齊全的航空部件維修門類,填補了山東省飛機附件維修領域的空白。
披荊斬棘 奮力拼搏
翔宇公司二十年的奮斗歷程篳路藍縷,經歷了國外技術封鎖,專業人才短缺、硬件設施匱乏等諸多困難。國內民航業起步較晚,缺乏部件深度修理、加工能力,國內維修單位大量部件分解后的深度修理工作仍需送到國外,維修能力主要集中在OEM 廠家和國外具備深度維修能力的維修單位,國內維修單位很難涉足,翔宇也不例外陷入過人員、技術、硬件的發展瓶頸,翔宇在集團和股東的正確領導下,抓住主要矛盾,精準施策,苦練內功,秉承”公平競爭,任人唯賢,職適其能,人盡其才”的原則,吸引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加入團隊,在提升整體員工技術能力同時,硬件方面也下足功夫,經過不斷的摸索和嘗試,設計了多款自制綜合測試設備,積極引進ATEC自動測試臺等大型精密測試設備,維修能力大幅提高,徹底擺脫“小作坊”的刻板印象、成為行業內專業的代名詞。
二十年不間斷的努力拼搏,翔宇取得了碩果累累,從第一次取得民用航空器維修許可證,接收第一件維修產品,第一次建立獨立廠區,完成第一件航空零部件PMA產品,第一次建立異地維修站……無一不凝聚著翔宇人的心血和汗水。時至今日翔宇已羽翼漸豐,獲得了CAAC、FAA、EASA等多個國家航空維修執照,擁有了包括飛機起落架,航電,反推,應急救生,燃油滑油,引氣空調,液壓控制等系統的2000多項,16000余個件號的維修能力,高級技術人員近百人,先后榮獲“全國民航五一勞動獎狀”、“全國民航工人先鋒號”、“中國民用航空維修協會會員證書”、“ 山東航空產業協會會員單位”等認證稱號及榮譽。2019年,公司累計放行量達到10萬件,在國內航空器附件維修、零部件制造行業占據了領先地位。經過多年的維修實踐,翔宇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贏得了多家航空公司的信賴,目前已與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建立了業務往來,并在青島、廈門、重慶設立了分支機構。
科學管理 保駕護航
優質的企業離不開科學先進的管理。翔宇公司以科學、制度、人性化管理為依托,建立了全面的質量管理系統,健全了班組崗位責任制,實行現場“定置管理”,全面推行6S精益化管理,為規范化、精細化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全面的質量管理系統:安全是航空業永恒的主題,是維修企業的生命線,安全生產是重中之重。二十年風雨兼程,翔宇公司始終堅持創建積極的安全文化氛圍,創新安全、質量管理方法,深入發揮SMS和質量管理體系效能,開展部件可靠性管理、目標管理、風險管理,嚴格管控安全,持續提升安全、質量保障能力,實現了安全、質量的良好態勢,至今未發生維修嚴重差錯及以上級別的不安全事件。
精益化管理:為提升企業形象、減少浪費、保障安全、推進標準化,公司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、SMS體系建設為后盾、辦公區為突破口、精益管理為導向、6S活動為主線、班組建設為載體,開展了“整理、整頓、清掃、清潔、安全、素養”的6S可視化管理,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,增強了顧客的滿意度,為公司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。
員工素質模型建設:人才是企業發展、競爭之本,尤其是技術密集型企業。翔宇公司視人才為企業第一資源,高度重視人才教育培訓工作,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,擁有一批精銳的高科技人才隊伍,為企業的科學發展澆筑出一雙隱形的翅膀。為使公司用人所長,員工人盡其才,更好的吸引、培養、留住人才,并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,揚長避短,增強企業核心能力,公司積極推進了員工素質模型建設工作。從價值觀、行為能力和知識技能三個方面對人員和崗位進行評價,形成翔宇公司的人崗匹配操作手冊,重點針對技術崗位設置了不同等級序列,對公司技術人員的職業生涯進行了系統規劃,提高了公司技術隊伍的穩定性,基本實現了向崗位付薪,向能力付薪。
雙核驅動 創新發展
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,翔宇公司一直以來將創新發展視為重中之重。隨著國內航空業的發展,附件維修企業不斷增多,市場競爭日益激烈,山東翔宇公司在拓展維修能力同時,未雨綢繆,成立了研發中心,建立了制造體系,獲得的零部件制造人批準書(PMA)和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(CTSOA)。從洗手液盒到貨艙燈組件,再到乘客安全帶......,從簡到難、從零件到整件,公司每個產品都是研發團隊通過材料分析、圖紙設計、工藝編制、專業測試、局方審批、裝機試驗,歷經多次通宵鏖戰制造而成,航空產品對技術、安全標準要求非常高,需要經過高低溫試驗、高度試驗、濕熱試驗、沖擊與墜撞安全試驗等測試。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,翔宇制造的乘客安全帶、貨艙燈組件,客艙空氣凈化氣濾、電子艙空氣氣濾,駕駛艙電子飛行包充電組件等多個航空產品批量裝機,同時也實施了商務艙座椅電視搖臂、控制顯示單元按鍵等多項飛機改裝。
翔宇在PMA項目的突破,大大降低國內航空公司對國外廠家的依賴程度及維修成本,有效突破技術壁壘, 填補國內空白、替代產品進口, 拓展新的非競爭性的市場空間。從單一的飛機零部件維修,到零部件“深度維修”再制造,翔宇拉長了產業鏈,又一次實現了發展大跨越。
通過多年的創新研發,榮獲“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”、山東省“專精特新”科技創新型企業、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、濟南市企業技術中心等榮譽稱號,取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、實用新型專利、軟件著作權專利,為加快建設民航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研究中心,航空領域重要的成果轉化、創新服務和人才培育創造平臺添磚加瓦。
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
路漫漫其修遠兮,回首翔宇過去的二十年,雖然有過心酸和失落,但我們要將苦悶化為歌聲,將眼淚化作詩行,將一座座里程碑視為我們奮斗的勛章,團結奮進,譜寫更加華麗的樂章。翔宇,乘風破浪,未來可期!